2015年7月1日

[文化]聞俗瘋﹣婚嫁‧待客‧黑罩袍

作者/ 中東宣教士
編輯/ 梁梓傲


婚嫁,卻沒有新郎

聽聞,西亞洲的酋長聚媳婦,酋長夫人邀請了一位宣教士參加。參加皇族的婚宴,宣教士覺得難得又榮幸。在婚宴中,衣香鬢影,佳餚美酒,氣氛高漲,但讓人奇怪的是,婚宴只有新娘、新郎母親和其它女性賓客,而主角之一的新郎卻不見蹤影。後來,傳教士得知,所謂男女受授不親,在這個地區女士不能被陌生男士看見,而即使是當天結婚的新郎也沒有例外。不知道,這時候的新郎是否在家看電視呢?

婚嫁,卻未曾拍拖

聽聞,另一位宣教士,也收到朋友尤麗要訂婚的消息,可是,她從未聽說尤麗與男子拍拖。宣教士因為未能出席婚禮,就在之後拜訪尤麗府上。到埗後,尤麗媽媽拿出訂婚當天的相片,發現原來這個訂婚禮也是沒有新郎的。這個地方,新郎並不被禁止出席婚宴,只是他在外地工作未能出席,而整個婚禮過程,甚至戴訂婚戒子,都是由新郎母親代表。這個世界,有人的結婚對象由父母選擇,但原來在中東的某些地方,婚禮的主角,也是父母。


婚嫁,媽媽才最大

聽聞,又一宣教士的朋友沙莉,訂婚戒指戴了一個月就沒有了。宣教士很關心沙莉,但沙莉卻不傷心,也不感到恥辱。原來,這場婚事,是她母親因為與親家不合而取消的。有人說:「在北美,男人有太太,有情人,但他最愛太太。在歐洲,男人有太太,有情人,但他最愛情人。在穆斯林中,男人有四個太太,四個情人,但他最愛的是媽媽。」中東的某些地方,媽媽就是最大,而沙莉的媽媽徹頭徹尾就是一個直昇機家長和虎媽的混合。所以,不是所有地方的家庭,都是父權最大啊!

待客,食物要好睇

待客之道,中國人懂很多,而中東人也非常重視這些禮節。有賓客到來,不能不應門,也不能隨便應門。因為,中東人的待客,就像中國人的新年。
食物不止為了飽肚,也要好看。中東人招待客人,要的不止是友誼,也是一種榮耀。主人家會將水果、乾果、巧克力、糖果、曲奇和餅乾,在盤子上玩層層疊,甚至高得上天花板。這些食物,雖然多多也吃不完,但食物越多,就表示客人越尊貴。而身為客人,也要講究禮儀。他們不能隨意吃,也不能不吃。等到有人將食物送到面前,客人才能主動去拿。客人每次只能拿一塊,但完全不吃東西,對主人家來說是一種羞辱。而對外地人最大的難題,可能是如何在高塔中取食物而不倒塔。

待客,可以是偶遇

不只是富人才會接待人,住在沙漠的貝都恩人,與生俱來都是好客。聽聞,有一位宣教士與幾位朋友駕車經過沙漠,在途中遇上一群也剛巧經過的貝都恩婦女,因為貝都恩的婦女駕駛並不常見,所以宣教士與她們談了起來。隨後,基於信任,宣教士與朋友們被邀請到婦女們的家。本來宣教士只想逗留片刻,不想打擾太久。但婦女們的熱情招待,先奉上水果、後宰農場的羊,令本意幾分鐘的寒暄,最後變成了數小時的等待羊食大餐。在這裡,婦女們會為了尊重客人而宰羊,而這種真誠款待的態度,讓宣教士感受到像亞伯拉罕昔日接待特別客人的經歷。這些經歷,可一,難可再,所以大家不要刻意經常去沙漠,有些事情需要機會,也需要神的安排。

黑袍,原來也很潮

黑罩袍,黑色一件由頭到腳,我們以為沒有分別,但在中東當地,黑罩袍也有潮流。著黑袍不是為了舒服,卻是為了尊重別人。所以,與其它服飾一樣,也很著重細節。女人愛靚,中東女人也愛靚。她們對黑袍的講究,超乎我們所想。原來,靠近看,你會發現黑袍上有不同花紋;而黑袍底下,她們的服飾也同樣細心裝扮,每樣點綴的配件亦都仔細配合過。對一些外地來的黃皮膚來說,不能像白人那樣穿本地人的服飾,因為當地人會認為,白人穿黑袍是貪玩;而亞洲人穿上,卻被認為是家傭。
每個地方,也有它的服飾潮流。所以,當你將來到訪此地,除了要注意自己的服飾,也不要對其它服飾大驚小怪。因為,將來可能還會出現全本介紹黑罩袍的時裝雜誌。


後記:以上的聽聞,其實都是由中東宣教士的真實經歷。宣教,有時不只說,也可以聞、可以聽。

沒有留言: